1985年12月13日,袁勤生的老邻居、原《红旗》杂志主编、外交部副部长王殊,在驻奥地利特命全权大使离任回京途中访问江南仪表厂,与袁勤生亲切交谈。袁勤生说,王部长是我们常熟王庄的老乡,知道王庄旧时称苦王庄。说苦,不仅是生活苦,而且思想愚昧,封建迷信和赌博盛行,农民长期靠种田生存。改革开放后,这里的人脱贫愿望特别强烈,乡镇企业发展也快,走在常熟全市前列。我觉得,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办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现在,从上到下的大多数领导认为,办乡镇企业是为了致富农民。我认为这是短视之见。致富固然重要,但治穷必须先治愚。我们应利用乡镇企业这个阵地,让离土不离乡、进厂不进城的农民队伍接受工人阶级本质教育、理想教育和纪律教育,使乡镇企业职工这支农村中坚力量,影响职工家庭成员,再辐射到整个农村社会,通过若干年努力,在农民逐步富裕的同时,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。我们中国有9亿多农民,如果农民的素质总体获得提高,那中华民族就强盛了。我认为,办企业搞生产,高楼大厦可以拔地而起,但人的整体素质提高,不仅要有阵地,还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。
王殊(右一)系江苏常熟王庄人,建国前任新华社军事记者,建国后曾任新华社国际部编辑,新华社驻巴基斯坦、几内亚、马里、加纳、刚果(金)、古巴、波恩等分社记者。1972年9月任中国政府谈判代表,与联邦德国政府达成建交协议。同年10月任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参赞。嗣后任驻联邦德国和驻奥地利大使。曾任《红旗》杂志总编辑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等职。1978年5月至1980年4月任外交部副部长。
图二为王殊题词:一别五十年,家长大变样,黄昏堪欣慰,少年胜老年。
1987年11月21日,国家技术标准监督局局长程传辉(中)来到江南仪表厂考察。袁勤生汇报说,在质量管理中,我们不高喊"质量第一"的口号和张贴此种标语,而是实行三项制度:一是实行一条线生产流水卡制度,每只产品从领料开始到检验出厂有几十道工序,流水卡详细记载各道工序的材料来源、工艺处理、测试数据、操作人员,完工后将流水卡存档。若干年后,如果用户在使用产品中发现了质量问题,质量部门只要查一下生产流水卡,就能查明主要原因及其责任者了。由于事后多年仍能查明当时的操作者,你不讲质量第一,他也绝不会马虎的。二是设立"质次分析台"。在相关车间通道口设台,把发生质量次品的产品展示在台上,公布分析质次情况和操作者造次原因的文字,实行警示教育,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。三是开展群众性 QC 小组活动,以工种、班组、车间为单位,对质量难题、攻关项目、革新措施等,由职工自发组成 QC 小组,上报登记,定期在全厂展示活动成果,并给予相关的贡献奖励。
程传辉听了表示赞赏,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第一。
1988年3月12日,国家农牧渔业部副部长朱云(左三)和青海省副省长许林峰(左二)一行,在苏州市委副书记刘济民(右三)陪同下来到江南仪表厂考察访问,袁勤生向他们介绍企业实行以人为本开明管理的经验。袁勤生说,有人说我们实行开明管理,对职工太宽松,我并不这样认为。我们也有十分严格的纪律。当前,有些实行计时制的单位,把职工进厂门就作为准时上班,计件制的单位把职工完成任务就作为出勤,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管理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,就是把职工当主人,一切都讲实事求是。如早期我们对来厂上班的5个人进行分析:三个人眼见要迟到了,跑步前进,最后准时上班;另外两人还是不紧不慢地行走,最后迟到3分钟。我们对前三人不仅进行批评,而且还作为迟到处理。为什么?这就是实事求是。他们跑得气喘吁吁的,进车间后不能立即进入生产岗位,如果立即进入岗位,不出质量问题也怪。另外两人心平气和到岗,马上可以正常操作。我们反对迟到,但也提倡安定有序上班。
1988年4月8日,福建省公安厅厅长黄松绿(中),由江苏省公安厅副厅长李明朝(左)陪同,来到江南仪表厂参观考察,袁勤生和他们探讨反腐败问题。袁勤生说,中共江苏省委纪委书记曹克明问我.防止腐败如何对一把手监督?我说在目前各级实行首长负责制,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前提下,监督一把手无非有两条:第一,上级组织部门管理部门任用干部要德才兼备,以德为先。但是品德问题不易暴露,有时是看不出来的,就是以往一直清正廉洁的人,有的也会逐步变化的。所以这第一条不是绝对保险的,关键是办事公开透明的第二条。我们常说办事要"公正、公平、公开"。这里的"公正、公平"是抽象之词,重点是公开,公开就是要求办任何事,包括办事程序都要透明。比如一把手的决策、审批一定要公开透明。对于如何公开透明,上级一定要明文规定,公布必走程序。如干部任命,要公开提名人和决策人的意见以及集体研究时的不同意见。如经济项目,要公开投资总额和分项明细以及实施部门等。所有这些,一定要在当地纸质媒体登载,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,一定要发文到本单位基层部门公布,留有一定时间听取不同意见。这样就做到了阳光操作,做到了真正的公开透明。
1987年12月13日,国务院西藏工作组组长王海(左五)、原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牛瑞洲(右四),率领西藏自治区考察组来到江南仪表厂考察,和袁勤生探讨"以人为本"的开明管理理念。
袁勤生说,要做到尊重人,为每个人创造明天的希望,特别是对犯有错误受过处分的人应特别注意尊重,这样可有效起到转化后进的积极作用。我厂原有5名即将被开除的职工和6名被外单位开除的和劳教释放人员,不到三五年时间,这11名职工有的入了党,有的当了干部,大多数人成了先进。其中主要原因是我特别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,发挥他们的特长,才有这样一个结果的。我认为,对犯有错误的人绝不能歧视,对他们应另眼看待。所谓"另眼",就是要注意观察他们的点滴进步表现,及时发现立即肯定,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。因为后进者的进步表现是瞬间短暂的,但这是他们转化的重要拐点,此时此刻的鼓励,可能是他们彻底转变的开始。有人说,对后进者的瞬时表现,不能确定他在进步,必须分析他的动机,要进一步对他考验。我认为动机是很难洞察的,我们只能直观其言行。后进者在转化的节点上是脆弱的,我们不能在此时让他犹豫和失望,反复地考验会使后进者产生"横竖横"思想,破罐子破摔。现在有些刑释人员"二进宫"、"三进宫",不能单纯地说是完全由他自身的主观原因所致。
1993年4月11日,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刘鹏来到江南仪表厂参观考察。袁勤生向刘鹏汇报说,允许职工在开会时打瞌睡,这是我们江南仪表厂职工拥有的一个奇特权利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有的企业,特别是民营企业,一年到头不开会,生怕影响生产。有的企业,特别是国有企业,往往心血来潮开大会,开会时要求职工认真听,如果中途打瞌睡要受到批评。我认为开会是必要的,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。我们规定,每月召开一次职工大会,是在次月5日前必须召开的例会,明确议题,由正副厂长、书记如实向职工汇报上月工作情况,厂级干部汇报工作前,首先汇报本人上月的出勤、请假、出差和执行厂规厂纪等基本情况,然后汇报全厂生产、质量、安全、消耗和工作不足,最后提出下月的目标、改进意见和实施方案。这种会议不仅使职工能了解全厂情况,对干部工作实施监督,发挥当家作主的作用,也是对干部自身的一种鞭策和压力。我厂的文明守则有这样一条规定:"开会时不准相互交谈与会议无关的事,但允许职工打瞌睡。"因为相互交谈会侵犯旁人静听的权利,不想听某些干部不切实际的讲话而打瞌睡,这是职工的一种权利。
刘鹏,1993年5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任全国青联主席,后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,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、体育总局局长等职。